•   > 长春热线 > 新闻 > >【艺术名家·共谱文脉传承】2020官方重点推荐——张介宇

【艺术名家·共谱文脉传承】2020官方重点推荐——张介宇

作者:2020-07-08 16:32类型:新闻 已有87人围观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

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,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,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。”一代代文艺名家,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高手”,也是在扎实继承传统基础上用心、用情、用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“大咖”。因为有他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既坚守中华之“根”和“魂”,又不断融入时代和人民,中华文脉也因他们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、久久不息。

下面是国画名家张介宇老师的作品。

张介宇,1948年生于河南省濮阳县。现为北京胡杨礼赞书画院院长、胡杨艺术研究院院长、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、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大学兼职教授、岭南大师黎雄才入室弟子、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胡杨礼赞创作者。

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、革命军事博物馆、广州、西安、兰州、烟台、天津、哈尔滨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地举办过个展和参选联展。其作品《万壑松云》被中南海悬挂收藏,《长青图》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,并且三次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作品:《洗涤万壑无纤尘》(2010年)、《幽谷飞流图》(2011年)、《胡杨礼赞》(2015年)。出版著作有《张介宇画集》(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)、《当代中国画名家——张介宇精品选》(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)、《胡杨礼赞(长卷)》(人民美术出版社)、《张介宇画选》(人民美术出版社)等。

(邵大箴评)当我第一次看到张介宇先生描写胡杨林的画作《胡杨礼赞》之后,内心为之一振。这幅展示在我眼前的长卷,是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周围空寂的荒漠地区大片胡杨树的生命状态。它们枝叶繁茂、欣欣向荣,它们凋零衰颓、不屈不挠;它们顽强再生、繁衍不息⋯⋯我还来不及对这幅大画细细观赏,凭看画的直觉,我意识到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幅山水画,而是对有独特品格的胡杨树的礼赞,是借以表现一种生生不息精神的艺术力作。待我随着长卷的展开细细观赏,我最初的震撼之情并不消减而仍然沉浸在感动和敬佩之中,这既是为胡杨树顽强生命力而感佩,也为作者献身艺术,用绘画形式弘扬一种崇高精神的努力所折服。

张介宇与薛永年老师交流

文/薛永年

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

张介宇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画家,他画胡杨尤为独特。多年前就画过《胡杨礼赞》长卷,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,得到业界极高的评价。这次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主厅请张介宇画《胡杨礼赞》是非常正确的选择。

胡杨林赞一生生不息

20cm×480cm2012年西北民航贵宾楼收藏

张介宇在创作上,注重写生,把传统的笔墨和西画的空间处理和造型观念结合起来,在发挥笔墨的同时,也强调色彩的表现力。他创作的“胡杨礼赞”是非常成功的殿堂画作,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。风格质朴、平实、熊强、厚重、气势磅礴、内涵凝重、笔墨浑厚、非常凝练、色彩辉煌,有充分的视觉张力、有深厚的历史空间、更有民族精神。

因为他画胡杨非同一般,不仅对这个题材背后的意义体会很深,而且艺术表现也非常成功。胡杨,我们都知道有着“生生千年不死,死千年不倒,倒千年不朽”的美誉,一个千年有多长,它相当于纵贯了我们中国的历史。

张介宇作品《胡杨礼赞》,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

看到它,就会想到这种生命的辉煌是与我们民族同在,而它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不屈,生生不息,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!就会联想到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!

张介宇先生把胡杨画到金色大厅里,在政治意义上讲是丝绸之路的再现,是一带一路的伟大发展!在艺术上讲,是洪钟大吕的创作,也是属于山水画里的重大选题。通过焦点透视,把胡杨画的非常高大雄伟,体现了它的崇高壮美感,从画面上的纵深又能看到生命力旺盛的胡杨后面,在浩瀚的沙漠里的生存环境。用中锋画出的树杆,强劲有力,有如石头般结实,茂盛的树叶是根据实际的观察,一簇一簇地画出叶子的质感,有了体感就有了光影的闪烁,画面上的题词也反映了中国画的特点,落实到生命的辉煌上。

(刘曦林评)望介宇笔下之胡杨荣枯之状,钢铸铁打之如塑体量,或许可与霍去病墓石雕可比,决不与窗外轻烟薄雾般的桃柳同一格调。笔者在介宇家得观其2000年所作《万壑松风图卷》,松林苍郁劲拙,山岳高耸神奇,若闻泉流瀑泄,若接层云荡胸,乃如洪钟大吕之交响大曲,同年所作《黄河颂歌》,写壶口飞龙涌珠、万雷轰鸣之境,气势博大雄强,入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之“中华世纪之光——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展”并非偶然。他已经有春发、夏茂、秋黄、冬劲的起承转合构想,已有以胡杨为主体附以红柳、芦草的布局层次,且具近有巨木、中有河滩、远有大漠远峰的纵深关系,已经体现出以写实为宗的严谨造型和雄强苍劲的笔墨骨力、蓊郁繁茂的气氛渲染融为一体的匠心,最后面胡杨倒而不朽的形象,笔墨更加苍厚,甚至于有些悲壮。他画胡杨的过程也是与胡杨互塑的过程。当他为胡杨造像的同时,也是在为自己画像,同时,大自然、造化、胡杨也在进一步塑造他。不仅塑造他的魂灵,也塑造他的艺术思维和艺术道路。它还启发我们:胡杨精神与人的精神、品格修行与艺术深度的理解和把握有何内在联系,美术家、美术作品、美术史、美术理论,乃至整个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文明,欲求在不已的反思和研究中前行,尽可以胡杨为师,也无不在胡杨面前经受历史的考验。

《大漠之行》

《胡杨礼赞》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悬挂

《万壑松云》 中南海收藏悬挂

《 红潮弄天》

《铁骨千秋》

《 黄山夕照》

《铁骨》

 
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,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,谢谢合作!